拉矯機的結構和功能介紹!
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了解拉矯機的組成和功能。通過問答的形式,我認為這將更有助于我們了解拉矯機的組成和功能。
拉矯技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?
在矯直機之前,為了獲得直板帶產品,人們設計了各種矯直機械。對于稍厚的板帶,采用多輥矯直,如19輥、21輥和23輥矯直機,使板帶反復彎曲變形,獲得更直的板帶。對于較薄的板帶,使用拉伸矯直機,如用鉗口拉伸板,或使用張力輥將帶鋼獲得更高的張力,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板形。拉伸矯直技術是在拉伸矯直機和輥式矯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。它結合了兩者的優點,克服了一些局限性,成為帶鋼矯正常用的方法。
拉矯機的功能和特點是什么?
拉伸矯直機是拉伸彎曲矯直機的縮寫,主要由前后張緊輥、彎曲輥組和矯直輥系組成。
拉伸矯正過程的主要功能有兩個方面:一是改善板形。帶鋼拉伸彎曲矯直后,可部分消除帶鋼的邊浪、中浪、C形彎曲和L形彎曲,從而提高帶鋼的平直度。二是提高加工性能,通過拉伸彎曲效果減少或不再屈服于后續變形平臺,產生均勻變形,提高加工性能。
拉矯機比傳統的矯直方法具有一系列優勢。與傳動輥矯直機相比,結構緊湊,重量輕,維護方便,操作方便。與傳動拉伸矯直機相比,帶鋼的張力小,不會斷帶,不會影響帶材質量,能耗小。因此,拉矯機廣泛應用于鍍鋅、彩涂、連續退、酸洗等連續生產線。矯正厚度范圍為0.2~6.0mm,一般工作速度為30~700m/min。
- 上一條信息:拉矯機的工作原理介紹
- 下一條信息:圓盤剪機理的正確調節方法是什么?